- 马勍一;马松;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危大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其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近年完成的工程案例,阐述BIM技术在危大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对比传统管理模式在效率、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剖析现存问题,明确BIM技术在危大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旨在提升危大工程管理效率,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工程安全与质量。
2025年09期 v.11;No.166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光伟;李颖;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中广告分发任务面临的信息过载、用户抵触和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文章采用Cloudlet移动云计算模型,构建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广告分发体系框架。在移动客户端实现对物理环境和社会行为的感知,上传感知数据,并在激励政策下转发广告。云端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用户情感与行为。同时,建立可信计费和账单机制,保障账单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此外,搭建NS-3模拟网络环境,完成算法的仿真与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优的性能。
2025年09期 v.11;No.16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轩莉;余海洋;王伟强;
为应对传统施工实测实量中存在的效率低、数据记录滞后、管理不闭环等问题,文章旨在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施工质量管理的精确性与效率。研究基于智能实测实量平台,开展了电子图纸原位标注、多格式图纸集成、移动端数据采集、云端协同与自动分析等系统功能研发,并优化了测量流程与软硬件联动机制。结果显示,该设计实现了对施工管理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城市建设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变。
2025年09期 v.11;No.16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保林;刘峰;
以智慧园区运营管理需求为核心,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城市信息模型(CIM)融合构建数字底座,文章设计并实现了智慧园区综合管理系统。系统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建立运营管理“一张图”,并在某项目园区中开展实际应用。通过将分支园区BIM模型融合至城市CIM底图,实现了从数据接入、存储、处理、分析到可视化展示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覆盖运营、运维与设备等多类数据,有效辅助园区运营决策与经营研判,并支持对外展示园区的现代化运营管理能力。围绕产业招商、内部管理与对外展示三大应用场景,系统构建了4个展示中心,全面呈现园区数字化运营成果。
2025年09期 v.11;No.166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振峰;
高效、科学地管理航站楼能源系统,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热舒适度,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文章依据机场航站楼的空间结构、旅客航旅流程以及楼宇自控系统的运维特点,对“分区域、分事件、分级别”的航班联动节能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设计了空调风系统与水系统的联动智能化节能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打通能源管理平台与环控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实现参数控制变量之间的深度匹配,最大限度地避免控制系统的“调节过度”和“调节震荡”,确保机场室内环境在节能的前提下保持稳定舒适,从而促进“绿色机场”的实现。
2025年09期 v.11;No.16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春天;
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群管理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文章介绍了基于组合模型的工程建设项目群特征聚类方法,分析了如何利用多维特征向量和加权距离度量实现项目群的合理分类;采用三维模型和时间函数动态展示工程进度和资源分配情况;基于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从历史数据中提取知识并为当前项目提供智能化决策建议;通过对比测试验证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模型的聚类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项目群特征并实现合理分类,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能够直观展示工程进度和资源分配情况,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5年09期 v.11;No.166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俊;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分析已成为优化建筑管理、提升建筑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工具。文章旨在探讨大数据在学校建筑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优化建筑运营、提升管理效率和确保安全方面的具体作用。通过对学校建筑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阐述智能化管理系统如何在学校建筑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校建筑的能源管理水平,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控和优化配置。大数据在学校建筑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不仅优化了建筑的运营效率,还增强了安全性和舒适性。
2025年09期 v.11;No.166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崔乐乐;杨蕴芝;
文章聚焦于影响用户使用医学高校图书馆智慧学习空间的关键因素,对昆明医科大学图书馆的36名用户代表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逐级编码,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归纳出影响用户使用医学高校图书馆智慧学习空间的因素,并探索构建其理论框架。结果表明,用户态度、服务规范、建设能力、融创机制、知觉行为5个主范畴对用户行为视角下的医学高校图书馆智慧学习空间存在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学高校图书馆智慧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
2025年09期 v.11;No.166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薛斌;黄英;刘强;司鹏;李龙;
文章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建造平台,通过物理实体层、虚拟模型层、数据交互层和应用服务层的四层架构,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该平台利用实时数据采集、优化决策和智能调度技术,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资源利用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在实际项目中进行的应用验证表明,该平台成功缩短了工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有效降低了质量缺陷率,验证了其在复杂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潜力。
2025年09期 v.11;No.166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柴常青;万咏陇;李阳;
随着城市大基建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可持续高质量的更新与治理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其中,长距离输气、供热等项目的更新与治理是建立新型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兰州市雁儿湾污水源热泵供热项目,建立了可视化管理平台,探索了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慧城市新基建和智慧城市更新管理模式,为城市新基建及治理更新工程建设管理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11;No.166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喻绵俊;何进;任小松;
在大型城市公园建设中,为确保微地形营造效果并高效完成大面积、大土方量的地形营造工作,采用数字化地形营造技术是有效途径。文章结合东安湖体育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结了以无人机(UAV)+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核心,辅助建模、地表汇水模拟分析及定位追踪的数字化地形营造方法,分析了该技术在地形数字化营造中的流程要点,并阐述了其实际应用过程与效果。结果显示,该技术的应用使测量工作量减少95%,高程偏差控制在5 cm以内,有效避免了场内积水,明显提升了地形优化效率,保证了微地形的营造效果与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2025年09期 v.11;No.166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娇;王健男;
随着建筑使用功能的不断丰富与数字化设计需求的日益提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愈发重要。文章以东北地区某超高层办公楼为例,简要介绍其给排水BIM正向设计的流程与成果,涵盖模型建立、协同设计与成果展示等关键环节。BIM技术从项目方案阶段延伸至施工图阶段,贯穿整个设计生命周期,实现了设计数据在给排水专业中的连贯传递与高效应用,有效缩短了项目设计周期,节约了成本,并显著减少了返工现象。
2025年09期 v.11;No.166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沙玉娟;牛彦涛;
在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应对土地资源紧张、提升城市韧性并推动地下空间平急两用智能化建设,文章系统研究了其发展路径与实施策略。通过文献调研与系统分析方法,明确了地下空间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问题,并提出了三项核心策略。一是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构建多源数据管理平台并推广BIM技术应用;二是建立立体感知网络,实现对结构、环境、设施等多维指标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响应;三是构建以平急两用为目标的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实现常态运维与应急指挥的有机统一。
2025年09期 v.11;No.166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玲;
以美乐家中国总部园区设计-采购-施工(EPC)项目为例,系统分析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采购、施工阶段的全流程协同应用。通过剖析案例的核心应用与优势、技术路径、协同管理创新、挑战与应对策略等实践,验证了BIM技术在提升EPC项目质量、降低综合成本、加强安全管理以及提高协同效率方面的实际价值,旨在为工业建筑领域的数字化交付与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11;No.166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