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甲;徐文哲;汪洋;李周康;
研究城市动态扩展对科学规划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MSP-OLS和NPP-VIIRS整合的夜间灯光数据,文章对新疆1992—2022年城市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城市面积增长率、扩展速度和扩展动态指数分析城市扩展规模;利用紧凑度、分形维数和标准差椭圆分析城市扩展形态;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新疆城市面积增加3 354.39 km~2,扩展速度波动上升,城市分布极为分散。新疆城市紧凑度逐渐下降,城市边界破碎程度较高,形状较为复杂,以外延式扩展为主。城市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总移动距离为209.471 km。城市扩展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年平均降雨是影响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因子,年平均降雨与第三产业比重的交互作用对新疆城市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5年08期 v.11;No.16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万茹;戴卿;王丽园;
文章以城市信息模型(CIM)为基础,探讨智慧市政运管养模式的创新。通过构建基于CIM的智慧市政运管养平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市政设施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在规划管理阶段,借助平台的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BIM+GIS)功能进行科学规划;在建设监管阶段,通过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在运维管理阶段,利用智能诊断技术发现故障隐患并优化维护计划;在公众服务方面,提供便捷的报修渠道和信息查询服务;在应急处置阶段,实现快速响应和资源的合理调度。实践表明,该模式显著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尹凤祥;孙青华;
随着低空经济和快递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物流配送方式在效率、成本和覆盖范围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以及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为应对上述挑战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探讨了低空物流系统在技术、管理和应用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分析了低空物流配送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出了融合5G和人工智能的天地一体化物流服务系统。结合京东、顺丰等企业的无人机快递服务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创新解决方案在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和绿色环保方面的实际效果。
2025年08期 v.11;No.16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连飞;
文章基于模糊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梯控制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建筑物内交通模式的识别,依据不同交通模式采用相应调度策略,并实时调整控制规则以实现电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交通流量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电梯运行策略,从而有效提升系统性能,提高电梯运行效率以及乘客满意度。
2025年08期 v.11;No.16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明伟;蒋俊伟;邹馨锐;李国标;任效江;
为建设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推动“多源感知融合”体系架构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文章基于山东沂源隧道搭建了智能隧道数字孪生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与交通工程技术体系的深度融合,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基于车牌信息的车道级车辆实时轨迹跟踪以及对“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的实时跟踪、定位、精准管控与预报警功能。实践结果表明,在实际隧道交通环境下,该系统能够高效监控交通流状态,整体时延控制在3 s以内,车流量统计精度达到95%,车辆轨迹精度达到90%。该数字孪生系统为国内公路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升级和改造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朱杰;
在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中,周跳探测与修复是关键步骤。准确且快速的周跳探测与修复能够减少整周模糊度固定的计算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GPS定位精度。文章基于流动站和国际GPS服务(IGS)站的事后观测数据,阐述了电离层残差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探测周跳的原理,并提出一种适用于普遍条件的GPS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通过模拟载波周跳的探测实验发现,在电离层变化较为稳定时,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并正确分离GPS每个频点1周以上的小周跳、大周跳及特殊周跳。
2025年08期 v.11;No.165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谢晓;
文章基于YOLOv11算法训练了安全帽检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准确度、模型体量与实时性方面相较于同系列其他版本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模型mAP达93.6%,单张检测时间仅2.6 ms。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且实时地进行工程现场的人员安全帽检测。
2025年08期 v.11;No.16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吕爽;李明烁;孙阳;李佳喆;
我国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多样,施工难度显著增加,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应对了这些挑战,推动了建筑现代化与信息化。文章以锦州某高校为例,探讨了“BIM+”技术的应用。通过“BIM+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宿舍楼火灾预警及疏散模拟,进一步保障了师生安全;借助“BIM+物联网”优化校园管理,提升了生活便捷性;基于“BIM+绿色建筑”理念,优化了食堂排烟系统与教学楼照明系统,实现了低耗高效,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2025年08期 v.11;No.16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江妍妮;赵兴文;
为了提高地铁车站的服务效率和乘客满意度,文章研究基于人工智能(AI)的客服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现有客服中心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文献查找和系统对比等方法,引入AI相关技术。在研究过程中,将语音交互、无感支付、情感识别等技术与AI深度融合,使系统更具可操作性和通用性,便于乘客使用。通过对某地铁客服系统现有功能的改进,提出了多维化服务和抢先式服务理念,并为其他人工智能交互模块预留扩展接口,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
2025年08期 v.11;No.165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游志康;周诚;
汉口历史风貌区排水系统以合流制排水体制为主,管网标准偏低,存在雨季溢流污染入江的风险,导致“保水环境”与“保水安全”之间存在矛盾。文章以民生路片区为例,通过评估设施承载力、道路改造及地块开发情况,明确污水收集主动脉,划分八大改造分区,因地制宜提出近远期合流制改造方案,系统构建“一轴八片”的雨污分流体系。这对于落实长江大保护、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城市更新条件下老旧城区合流制改造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邵文杰;张冲;温万里;
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群众对政府部门高效率、高质量处理诉求的期望日益提升。事件处置系统作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亟须进行一场深刻的智能化改造。文章通过渠道整合,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事件处置流程等方式,构建东西湖区一体化事件处置系统。该系统助力政府实现主动服务和精准服务,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口碑,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5年08期 v.11;No.165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源;邓显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开发区土地储备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以贵阳市开发区为例,探讨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在土地储备中的应用。该平台通过整合多源数据,运用机器学习、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土地信息的精准管理与智能招商推荐。实践表明,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显著提升了土地储备效能,在精度和效率上取得了突破,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洪萍;
我国自然资源监测体系已初步建成,但省级常态化监管仍需突破全域感知与智能决策的瓶颈。研究提出“动态感知-机理认知-精准管控”的闭环体系,整合“天-空-地-网”多源数据,借助深度学习与跨部门业务链重构,实现资源动态追踪。广东的实践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破解多云气候条件下的监测盲区,依托智能识别与联合审查机制,有力支撑耕地保护等场景应用,推动自然资源监管向精准化升级。
2025年08期 v.11;No.16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程峥;
场桥调度优化直接影响港口的装卸效率与运营成本。针对现有算法全局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场桥自动调度。该算法模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种群初始化、适应度评估以及遗传操作实现迭代寻优。在算法设计上,采用染色体编码策略,实现集装箱任务与场桥分配方案的映射;构建适应度函数,综合考虑总作业时间最小化与总等待时间最小化等多元目标,并通过加权目标函数计算适应度;选用轮盘赌选择、部分映射交叉和交换变异等操作,驱动染色体种群进化。通过鹿特丹等港口案例验证了该算法在处理设备能力、优先级、时间窗约束及效率成本优化方面的潜力,作业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
2025年08期 v.11;No.165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马菊阳;卓巧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宿迁市老年人的养老现状面临诸多挑战。智慧养老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文章探讨了智慧养老的定义、核心内容、服务模式创新及其与老龄化社会的契合点。同时,提出了宿迁市智慧养老的优化路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以及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2025年08期 v.11;No.165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何应道;曹梦青;张恒;朱兴吉;武哲书;
在地震作用下,破裂带与岩层的不均匀形变对隧道的破坏作用尤为显著,开展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地震响应研究及其易损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梅汕铁路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ABAQUS软件,研究了该隧道在跨断层区域的地震响应与受力特征,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断层宽度、抗震长螺栓设置对隧道结构应变分布及损伤情况的影响,探讨了地震动、位错单独作用以及位错-地震动耦合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受力状况。结果表明:破裂带宽度越大,隧道在相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危险程度越高;设置抗震长螺栓可有效减轻地震损伤;位错发生后,位错-地震动的叠加效应会使隧道损伤程度远大于隧道单独承受地震作用时的损伤。
2025年08期 v.11;No.165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何进;喻绵俊;任小松;
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可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推动行业进步,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文章以四川省内江黄荆坝大桥建设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实际,从BIM技术对各项管理目标的源头控制措施出发,分别从技术、质量、安全、进度与经营等多维度实施过程管控,深入剖析BIM技术在具体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关键应用点,总结其在项目履约阶段的作用与成效,旨在系统探索并提炼该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杨凌;
为强化临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在充分考虑安全风险因素逻辑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依据轨迹交叉理论建立了风险源清单。针对关键风险因素,提出了一种集安全风险监测、感知、辨识于一体化的数字孪生系统架构。通过案例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了现场实时监控数据与预测模型的无缝衔接。
2025年08期 v.11;No.165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朱猛;
为了探索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文章构建了一个数字化施工管理框架,涵盖路基主体设计、详细设计元素生成、三维模型导入与重构、边坡防护措施设定、结构物关联信息统计分析、剖面图生成、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以及施工模拟展示等环节。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为施工团队提供更精确、直观的设计信息和管理方案,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误解与差错。
2025年08期 v.11;No.165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刘治军;
随着我国地铁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车站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减少地铁深大基坑施工带来的扬尘和噪声污染,文章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采用型钢结构、钢索、防尘网、矩阵式喷淋等构件,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地铁基坑施工绿色智能全封闭的防尘降噪天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地铁基坑施工的绿色全覆盖,有效达到了防尘降噪的目的。
2025年08期 v.11;No.165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卢文涛;袁安民;
为了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智能化水平,解决传统施工中效率低、质量管控难、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文章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市政道路智能化施工。通过介绍市政道路智能化施工中的人工智能架构,包括整体架构的分层设计和应用架构的功能模块,深入分析了基于图像智能化识别的材料管理、多源数据融合的现场监测以及概率神经网络的风险预警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化施工解决方案。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管理精度,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控,并有效预警潜在安全风险,为市政道路施工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在提升工程质量、优化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年08期 v.11;No.165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陈志成;
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以其承载能力强、施工便捷、通用性好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结构受力的二阶非线性行为以及节点的半刚性特性,可能给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潜在风险。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节点刚度下盘扣式脚手架的节点应力,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
2025年08期 v.11;No.165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