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城实践

  • 新疆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李甲;徐文哲;汪洋;李周康;

    研究城市动态扩展对科学规划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MSP-OLS和NPP-VIIRS整合的夜间灯光数据,文章对新疆1992—2022年城市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城市面积增长率、扩展速度和扩展动态指数分析城市扩展规模;利用紧凑度、分形维数和标准差椭圆分析城市扩展形态;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新疆城市面积增加3 354.39 km~2,扩展速度波动上升,城市分布极为分散。新疆城市紧凑度逐渐下降,城市边界破碎程度较高,形状较为复杂,以外延式扩展为主。城市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总移动距离为209.471 km。城市扩展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年平均降雨是影响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因子,年平均降雨与第三产业比重的交互作用对新疆城市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5年08期 v.11;No.16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CIM的智慧市政运管养平台架构研究

    万茹;戴卿;王丽园;

    文章以城市信息模型(CIM)为基础,探讨智慧市政运管养模式的创新。通过构建基于CIM的智慧市政运管养平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市政设施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在规划管理阶段,借助平台的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BIM+GIS)功能进行科学规划;在建设监管阶段,通过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在运维管理阶段,利用智能诊断技术发现故障隐患并优化维护计划;在公众服务方面,提供便捷的报修渠道和信息查询服务;在应急处置阶段,实现快速响应和资源的合理调度。实践表明,该模式显著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低空智联网在物流配送中的创新应用

    尹凤祥;孙青华;

    随着低空经济和快递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物流配送方式在效率、成本和覆盖范围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以及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为应对上述挑战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探讨了低空物流系统在技术、管理和应用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分析了低空物流配送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出了融合5G和人工智能的天地一体化物流服务系统。结合京东、顺丰等企业的无人机快递服务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创新解决方案在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和绿色环保方面的实际效果。

    2025年08期 v.11;No.16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模糊控制技术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王连飞;

    文章基于模糊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梯控制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建筑物内交通模式的识别,依据不同交通模式采用相应调度策略,并实时调整控制规则以实现电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交通流量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电梯运行策略,从而有效提升系统性能,提高电梯运行效率以及乘客满意度。

    2025年08期 v.11;No.16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数字孪生的隧道智能管控系统设计

    李明伟;蒋俊伟;邹馨锐;李国标;任效江;

    为建设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推动“多源感知融合”体系架构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文章基于山东沂源隧道搭建了智能隧道数字孪生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与交通工程技术体系的深度融合,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基于车牌信息的车道级车辆实时轨迹跟踪以及对“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的实时跟踪、定位、精准管控与预报警功能。实践结果表明,在实际隧道交通环境下,该系统能够高效监控交通流状态,整体时延控制在3 s以内,车流量统计精度达到95%,车辆轨迹精度达到90%。该数字孪生系统为国内公路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升级和改造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GPS周跳探测与修复的一种新方法

    朱杰;

    在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中,周跳探测与修复是关键步骤。准确且快速的周跳探测与修复能够减少整周模糊度固定的计算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GPS定位精度。文章基于流动站和国际GPS服务(IGS)站的事后观测数据,阐述了电离层残差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探测周跳的原理,并提出一种适用于普遍条件的GPS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通过模拟载波周跳的探测实验发现,在电离层变化较为稳定时,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并正确分离GPS每个频点1周以上的小周跳、大周跳及特殊周跳。

    2025年08期 v.11;No.165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YOLOv11的安全帽检测方法研究

    谢晓;

    文章基于YOLOv11算法训练了安全帽检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准确度、模型体量与实时性方面相较于同系列其他版本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模型mAP达93.6%,单张检测时间仅2.6 ms。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且实时地进行工程现场的人员安全帽检测。

    2025年08期 v.11;No.16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智能交通

  • 智慧园区停车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张建珂;赵树成;蒋雯;吴昊澄;

    目前,大型商业办公园区普遍面临停车难、寻车难等问题。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在出入口管理、停车诱导、反向寻车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停车与寻车难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建设的功能需求,并结合具体项目实践,探讨了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其管理平台的功能应用,旨在为智慧园区停车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在智能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王继波;徐陆军;季晓斌;

    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ATCS)基于实时数据采集与智能算法,通过动态调整交通信号配时,实现对交通流量和需求的实时响应,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结合智能城市道路设计的实际需求,探讨了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并展示了其在智能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11;No.16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铁路列尾装置智能化升级与应用研究

    徐桢;刘福;曾令辉;冉曙光;邓金;

    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化、重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列车运行安全监控的需求日益突出。列尾装置作为保障列车完整性的关键设备,其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文章介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探讨其在列尾装置中的应用,分析其技术优势、实现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提出一种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智能化升级的应用方案,用以解决既有列车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我国山区、隧道等复杂地段信号薄弱和既有列尾装置智能化进展缓慢等问题。研究结果为重载列车铁路运输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智慧地球

  • 高分辨率立体卫星影像实景三维模型建设及应用

    邹春玲;覃静梅;

    实景三维作为新型基础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实现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影像的周期性获取。文章针对卫星影像实景三维建模过程中出现的定位精度低、匹配噪声大、结构粘连、模型偏色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大规模卫星影像实景三维数据快速生产的关键技术;基于北京三号立体卫星影像精准定向优化后的RPC参数,构建了卫星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多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了全新的三维采集与调查监测技术方法;详细论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在三维测图、自然资源调查、矿山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并以广西藤县为试验区,验证了基于高分辨率立体卫星影像大规模生产基础三维模型数据的技术路线及其应用推广的可行性。

    2025年08期 v.11;No.165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中的多源数据冲突检测与解决策略探究

    吴冯维;李艳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其现势性和准确性对于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地形图更新过程中,多源数据冲突不仅影响地形图的精度,还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文章旨在探讨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中的冲突检测与解决策略。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冲突检测与解决策略,以期高效地进行多源数据治理,提高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的效率和质量。

    2025年08期 v.11;No.165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像素级与改进U-Net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研究

    陈仪东;

    为了及时捕捉地表覆盖信息的变化,文章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的光谱和时空分辨率优势,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U-Net网络语义分割与像素级变化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像素级检测的优势,通过计算图像的光谱和纹理特征,构建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实现像素级变化检测。此外,通过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割成果,提取变化范围和伪变化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精确度、误检率和漏检率等评价指标上均达到了较高标准,验证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2025年08期 v.11;No.16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智能电网

  • 基于数字孪生的电力设施智能巡检系统研究

    俞玲;张阳;王思泽;余果;刘桐;霍明;

    电力设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保障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石。传统的巡检方式在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实时性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电力设施智能巡检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文章通过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电力设施智能巡检系统中的应用,深入分析其工作原理、技术框架和应用效果。通过将物理电力设施与其虚拟模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巡检的智能化水平、效率和准确性,最终实现电力设施的精准故障诊断与预测。

    2025年08期 v.11;No.16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物联网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电厂监控技术研究

    王勇;胡鹏;阮琪;

    文章构建了一套基于物联网(IoT)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实时监测方案。该方案依托云架构技术体系,通过ZigBee通信技术,结合实际监控需求与应用特点,明确了系统架构,实现了功能集成与应用。在安全保障方面,该方案可实时监测多种安全因素,如烟雾、有毒气体等,能够快速发现隐患并实现报警联动,有效预防事故,显著提升安全性。在生产环境方面,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温湿度等参数。在设备管理方面,系统可实时掌握设备状态,提前预警故障,合理安排维护,提升管理效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维修成本。此外,其多维度实时数据展示功能还能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应急指挥与生产调度等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2025年08期 v.11;No.16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智能安防

  • 智慧社区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网络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践

    李国涛;杨玉林;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快速发展,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逐渐整合了更多智能设备和服务,为提高生活质量和管理效率带来了巨大潜力。这一过程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文章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网络安全框架。该框架不仅强调技术层面的安全措施,还注重管理和用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构建分层防御体系、强化身份认证与权限控制、加强数据加密与备份恢复以及提升用户安全意识等策略,该框架致力于为智慧社区打造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在充分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同时,有力支撑智慧城市理念的高效落地。

    2025年08期 v.11;No.16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智慧教育

  • 基于过程性数据与多元统计的控制工程课程目标达成度动态评价模型构建

    范丽婷;王泗争;于霞;安冬;王炫策;

    为提高工程教育认证中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科学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将过程性评价数据与终结性评价数据相融合,以沈阳建筑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8至2020级《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数据为例,运用试卷质量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课程目标的达成状况。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校正单一考试评价的偏差,实现对知识、能力、素养三维目标的全面评估,为工科专业课程达成度评价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智能规划

  • 风景名胜区项目规划选址景观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王东;

    对规划选址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已成为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的制度性要求。以平凉市崆峒区后峡水库建设项目对崆峒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影响评价为例,构建了景观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景观影响指数,综合确定了景观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平凉市崆峒区后峡水库建设项目对崆峒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影响程度为中低度。提出的景观影响评价方法为规划选址项目对风景名胜区景观影响程度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智能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与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多源地理信息数据的城市混合功能区高精度识别

    刘辉;赵少杰;牟晓慧;

    针对传统方法在识别城市混合功能区方面的不足,文章构建了“空间影响力”模型。结合高德兴趣点(POI)数据和开放街道地图(OSM)路网数据,通过道路缓冲区分割地块基底,量化POI实体面积和空间影响力权重。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类型混合功能区判定体系,识别出17.6%的混合功能区,较传统方法精度提升了23.4%,公共服务区与规划的匹配度达到85.7%。研究成果为城市功能区动态监测与规划评估提供了量化分析工具。

    2025年08期 v.11;No.16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统筹更新路径与实践

    陈媛;秦刚;

    以“城区复兴”为核心,文章致力于解决传统城市更新中“单一地块”及“分散化”模式面临的难题。遵循“识别更新资源与评估潜力-明确改造策略目标及关键任务-分类指导改造单元-规划改造行动指南-构建实施机制”的研究路径,从空间布局、策略规划、战略部署、行动方案、实施步骤等5个维度,对城市更新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开展。

    2025年08期 v.11;No.165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GIS与AI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智能化应用研究

    康超;

    文章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人工智能(AI)的集成框架,并分析了两者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智能化应用。该应用包括基于GIS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基于AI的环境变化监控与预测以及基于资源优化调度的智能规划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实现路径。结果表明,GIS与AI的深度融合能够显著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精准性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能力,从而为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规划效果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水土流失控制和环境参数预测结果均表明,智能化规划在生态保护和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025年08期 v.11;No.165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城市不动产测绘模型构建研究

    卢春燕;卢萌萌;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不动产测绘面临数据多样性与处理复杂性的挑战。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通过整合卫星遥感、地面实测和历史数据,为提高测绘精度与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城市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前景,重点阐述了测绘模型的构建过程,涵盖数据处理、算法构建与验证优化等环节。案例测试表明,该技术显著提升了测绘精度与效率,优化了数据处理流程,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2025年08期 v.11;No.165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智能管理

  • 基于微服务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

    陈明;

    文章基于微服务架构思想,设计了一套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将园区管理划分为安防、门禁、车辆等核心微服务,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技术栈及容器化部署,实现了园区的智能化管理。实践表明,该平台能够显著提升园区运营效率,使人工成本降低60%,事件处理时间缩短75%,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2025年08期 v.11;No.165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AI的智能家居设备自动化控制设计

    刘秉阳;代鹏;乔守明;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实现环境智能感知与设备协同控制。文章围绕该系统采用的感知层、网络层、处理层和应用层架构展开研究,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现环境参数的精确感知,并结合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持续优化设备运行策略。核心技术涵盖基于LSTM的用户行为预测算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环境感知方法以及设备协同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场景识别准确率、控制精度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为智能家居环境控制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11;No.165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智城建设

  • 基于“BIM+”技术智慧校园多功能建设研究

    吕爽;李明烁;孙阳;李佳喆;

    我国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多样,施工难度显著增加,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应对了这些挑战,推动了建筑现代化与信息化。文章以锦州某高校为例,探讨了“BIM+”技术的应用。通过“BIM+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宿舍楼火灾预警及疏散模拟,进一步保障了师生安全;借助“BIM+物联网”优化校园管理,提升了生活便捷性;基于“BIM+绿色建筑”理念,优化了食堂排烟系统与教学楼照明系统,实现了低耗高效,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2025年08期 v.11;No.16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AI的地铁车站新型智能客服系统设计

    江妍妮;赵兴文;

    为了提高地铁车站的服务效率和乘客满意度,文章研究基于人工智能(AI)的客服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现有客服中心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文献查找和系统对比等方法,引入AI相关技术。在研究过程中,将语音交互、无感支付、情感识别等技术与AI深度融合,使系统更具可操作性和通用性,便于乘客使用。通过对某地铁客服系统现有功能的改进,提出了多维化服务和抢先式服务理念,并为其他人工智能交互模块预留扩展接口,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

    2025年08期 v.11;No.165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汉口历史风貌区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游志康;周诚;

    汉口历史风貌区排水系统以合流制排水体制为主,管网标准偏低,存在雨季溢流污染入江的风险,导致“保水环境”与“保水安全”之间存在矛盾。文章以民生路片区为例,通过评估设施承载力、道路改造及地块开发情况,明确污水收集主动脉,划分八大改造分区,因地制宜提出近远期合流制改造方案,系统构建“一轴八片”的雨污分流体系。这对于落实长江大保护、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城市更新条件下老旧城区合流制改造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东西湖区一体化事件处置系统设计研究

    邵文杰;张冲;温万里;

    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群众对政府部门高效率、高质量处理诉求的期望日益提升。事件处置系统作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亟须进行一场深刻的智能化改造。文章通过渠道整合,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事件处置流程等方式,构建东西湖区一体化事件处置系统。该系统助力政府实现主动服务和精准服务,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口碑,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5年08期 v.11;No.165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时空大数据平台助力开发区土地储备效能提升——以贵阳市为例

    王源;邓显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开发区土地储备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以贵阳市开发区为例,探讨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在土地储备中的应用。该平台通过整合多源数据,运用机器学习、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土地信息的精准管理与智能招商推荐。实践表明,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显著提升了土地储备效能,在精度和效率上取得了突破,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国土空间监管的省域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

    洪萍;

    我国自然资源监测体系已初步建成,但省级常态化监管仍需突破全域感知与智能决策的瓶颈。研究提出“动态感知-机理认知-精准管控”的闭环体系,整合“天-空-地-网”多源数据,借助深度学习与跨部门业务链重构,实现资源动态追踪。广东的实践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破解多云气候条件下的监测盲区,依托智能识别与联合审查机制,有力支撑耕地保护等场景应用,推动自然资源监管向精准化升级。

    2025年08期 v.11;No.16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遗传算法在港口场桥自动调度中的应用

    程峥;

    场桥调度优化直接影响港口的装卸效率与运营成本。针对现有算法全局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场桥自动调度。该算法模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种群初始化、适应度评估以及遗传操作实现迭代寻优。在算法设计上,采用染色体编码策略,实现集装箱任务与场桥分配方案的映射;构建适应度函数,综合考虑总作业时间最小化与总等待时间最小化等多元目标,并通过加权目标函数计算适应度;选用轮盘赌选择、部分映射交叉和交换变异等操作,驱动染色体种群进化。通过鹿特丹等港口案例验证了该算法在处理设备能力、优先级、时间窗约束及效率成本优化方面的潜力,作业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

    2025年08期 v.11;No.165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老龄化背景下宿迁智慧养老优化路径研究

    马菊阳;卓巧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宿迁市老年人的养老现状面临诸多挑战。智慧养老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文章探讨了智慧养老的定义、核心内容、服务模式创新及其与老龄化社会的契合点。同时,提出了宿迁市智慧养老的优化路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以及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2025年08期 v.11;No.165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智能水利

  • 缺资料的小型水库防洪安全复核及渗流分析研究

    宋兵;汤新武;李章栋;

    水库的防洪安全及渗流分析对于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小型水库位于资料匮乏的山区流域,这给防洪复核及渗流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文章以向家坝下游左岸的某小型水库为例,针对不同降雨类型推算设计洪水,依据实际运行水位进行调洪计算并复核大坝防洪标准,同时对坝体防渗性能进行分析,旨在为该水库的安全运行及防洪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8期 v.11;No.165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智能传感技术在城市河湖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中的应用与优化

    宋凯;李庆;袁佳杰;周正聪;范文硕;

    城市河湖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测是保障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文章介绍了智能传感技术在城市河湖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中的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感器网络优化、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提升以及智能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等优化策略。以北京城市河湖为例,分析智能传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结果显示,智能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2025年08期 v.11;No.165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智能施工

  • 穿越活动断层海底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研究

    何应道;曹梦青;张恒;朱兴吉;武哲书;

    在地震作用下,破裂带与岩层的不均匀形变对隧道的破坏作用尤为显著,开展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地震响应研究及其易损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梅汕铁路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ABAQUS软件,研究了该隧道在跨断层区域的地震响应与受力特征,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断层宽度、抗震长螺栓设置对隧道结构应变分布及损伤情况的影响,探讨了地震动、位错单独作用以及位错-地震动耦合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受力状况。结果表明:破裂带宽度越大,隧道在相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危险程度越高;设置抗震长螺栓可有效减轻地震损伤;位错发生后,位错-地震动的叠加效应会使隧道损伤程度远大于隧道单独承受地震作用时的损伤。

    2025年08期 v.11;No.165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BIM信息化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何进;喻绵俊;任小松;

    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可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推动行业进步,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文章以四川省内江黄荆坝大桥建设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实际,从BIM技术对各项管理目标的源头控制措施出发,分别从技术、质量、安全、进度与经营等多维度实施过程管控,深入剖析BIM技术在具体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关键应用点,总结其在项目履约阶段的作用与成效,旨在系统探索并提炼该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11;No.165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数字孪生的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

    杨凌;

    为强化临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在充分考虑安全风险因素逻辑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依据轨迹交叉理论建立了风险源清单。针对关键风险因素,提出了一种集安全风险监测、感知、辨识于一体化的数字孪生系统架构。通过案例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了现场实时监控数据与预测模型的无缝衔接。

    2025年08期 v.11;No.165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BIM的铁路路基工程数字化施工管理研究

    朱猛;

    为了探索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文章构建了一个数字化施工管理框架,涵盖路基主体设计、详细设计元素生成、三维模型导入与重构、边坡防护措施设定、结构物关联信息统计分析、剖面图生成、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以及施工模拟展示等环节。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为施工团队提供更精确、直观的设计信息和管理方案,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误解与差错。

    2025年08期 v.11;No.165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智能全封闭防尘天幕系统在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刘治军;

    随着我国地铁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车站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减少地铁深大基坑施工带来的扬尘和噪声污染,文章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采用型钢结构、钢索、防尘网、矩阵式喷淋等构件,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地铁基坑施工绿色智能全封闭的防尘降噪天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地铁基坑施工的绿色全覆盖,有效达到了防尘降噪的目的。

    2025年08期 v.11;No.165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人工智能的市政道路智能化施工研究

    卢文涛;袁安民;

    为了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智能化水平,解决传统施工中效率低、质量管控难、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文章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市政道路智能化施工。通过介绍市政道路智能化施工中的人工智能架构,包括整体架构的分层设计和应用架构的功能模块,深入分析了基于图像智能化识别的材料管理、多源数据融合的现场监测以及概率神经网络的风险预警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化施工解决方案。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管理精度,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控,并有效预警潜在安全风险,为市政道路施工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在提升工程质量、优化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年08期 v.11;No.165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半刚性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陈志成;

    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以其承载能力强、施工便捷、通用性好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结构受力的二阶非线性行为以及节点的半刚性特性,可能给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潜在风险。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节点刚度下盘扣式脚手架的节点应力,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

    2025年08期 v.11;No.165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