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应急避难功能的城市公园改造设计
邓乔引;
摘要(Abstract):
本文提出基于地震应急避难功能的城市公园改造的三项设计原则,并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中的应急设施配置标准,介绍如何结合城市公园现状情况对各种功能的应急设施进行配置。既能在平时作为普通的城市公园使用,又能在灾时满足避难人员的生活需求,实现城市公园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平灾转换。
关键词(KeyWords): 地震;应急避难;城市公园;平灾转换;改造设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邓乔引;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田雨灵,孙黎,罗言云.“5.12”地震后成都防灾公园改建设计探讨[J].广东园林.2009(6):17-19
- [2]陈朝霞,白红伟,仲丽娜.对城市公园防灾避险功能改造模式的探讨——以济南泉城公园改造为中心城区防灾避险公园为例[C].2014年中国公园协会成立20周年优秀文章.2014:192-196
- [3]曾娇.城市公园防灾化改造设计研究——以鹰潭市东湖公园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Z].2008-05-07
- [5]单培卿.“通用空间”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 [6]郑兴忠,王珍.城市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四川建筑.2011,31(3):7-8
- [7]许大为,李羽佳.基于应急避难场所的哈尔滨尚志公园防灾设计[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85-88